返回

我校参加辽宁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干部人才在那曲地区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查看:74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党中央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进援藏医疗人才选派方式,改善藏区各族人民就医条件,由国家卫计委和有关对口援藏省市指派医院成批次组团派遣医疗骨干,支持受援医院学科建设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援藏新方式。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由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卫计委统一组织调派,能从整体上提升受援地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形成推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5年8月,为响应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号召,辽宁派出了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队伍,21位白衣天使从远隔4000公里之外的辽宁踏上了雪域高原,其中包括我校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许瑞雪和第二临床学院骨外科袁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援藏工作,多年来陆续选派多批次高素质干部人才支援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今年7月20日,我校两所附属医院参加辽宁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的9名医疗干部人才奔赴西藏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其中第二临床学院副院长樊辉任辽宁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领队。

  7月22日上午,援藏医疗队到达拉萨,受到了那曲行署领导及地区医院相关人员的热烈欢迎,并参加了动员大会和座谈会。在拉萨,虽然队员们均出现了头疼、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为了能更快适应高原缺氧的状态,尽快奔赴那曲开展工作,我校援藏干部人才毅然选择了放弃吸氧,只是用休息和充分补水来调节机体的状态。短暂的休息调整后,7月24日,樊辉副院长带领辽宁省本次首批援藏医疗队11名成员如期到达那曲。

  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干冷,自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我校的援藏干部人才抱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不忘初心,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医务人员心中救死扶伤的信念,在世界屋脊上怀抱满腔热血、迅速投入到医疗服务工作中。目前我校援藏干部人才中樊辉任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隋韶光、杨初蔚、田茂云在该院急诊科工作,周峻峰、陈晶玉、段瑀琦在该院ICU工作。

  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樊辉不无感慨地说,“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更考验我们辽宁援藏医生的‘真功夫’”。所以,辽宁省选派援藏人员,都会充分考虑内科、外科、麻醉、病理等医护人员的合理搭配,“组团式”援藏恰恰体现了这个优势。现任急诊科主任的隋韶光对刚到达那曲的第一台手术仍记忆深刻,8月初,来自上海的自驾游车辆发生了车祸,造成了三死一伤的事故,唯一幸存的伤员被紧急送到了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由于当地医生以前没有做过肝破裂方面的手术,而把病人转到拉萨救治至少需要6个小时,情况危急之下,隋韶光与一起援藏的多名专家立即进行了全科会诊,成功进行了手术。

  着眼于那曲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援藏医疗队不光要帮援助医院“输血”,更要致力提高援助医院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方式,援藏医疗队在医学理念、基本理论、诊疗规范、疑难疾病诊治等方面逐步提高当地科室人员水平。

  自2001年6月,我校派出的第一名援藏人才——第二临床学院呼吸内科医生文加斌开始,学校已经陆续有17名援藏干部人才在那曲地区进行过医疗援助工作。他们真情奉献,忘我工作,做藏北人民的守护神。他们用手术刀在“生命禁区”划出了无私奉献的轨迹,用仁心仁术汇聚的暖流,融化着患者们心中郁积的“坚冰”,同时也把大连医科大学的名字响亮地写在了藏北高原。(宣传部)

我校参加“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合影


大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273次访问,全刊已有2319699次访问